-
讲大话就是坏孩子吗?
你的孩子说过谎吗?为什么会出现说谎的行为?说谎了又该怎么办呢?或许很多孩子在成长中出现过这样的问题,或许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也碰到过这样的难题而不知所措。 针对孩子说谎的问题,禅城区志愿者协会心桥项目组的心理咨询师关舒俊认为,小孩说谎多半是受家长一些不当 言行的引导而产生,因此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制造说谎的机会,一旦遇到此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4 -
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守时的好习惯
我的孩子时间意识淡薄,做事磨磨蹭蹭,不论是吃饭还是做作业,都比别人慢半拍,我真担心这样下去会使孩子一事无成。我该怎样帮助孩子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,提高做事的效率呢? 观点一 从故事入手,引导孩子树立自觉的时间意识 儿子对一些儿童读物非常着迷,有时看得连吃饭、做作业都顾不上。为了帮助他,我找来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,让他自己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4 -
帮助孩子提高创造力的四步走
1 增加生活经验 期待生活刺激贫瘠的人创意十足,无非是缘木求鱼:生活经验越丰富的人,想法就能获得多元的刺激,也越能激发出不同的想法和创意。我曾经邀请一对小姐弟来参与节目的录制,小姐弟必须听声音说故事,姐姐说了个农夫站在水田里插秧的故事,她的答案令人十分赞赏,后来问了妈妈,才知道妈妈不久前才带姐弟俩去参加农夫生活体验的活动。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4 -
单亲家庭教育子女四原则
嘉嘉刚出生的时候,父亲就离开了他们。从此,嘉嘉和母亲相依为命。他的童年是和外公、外婆一起渡过的,除了爷爷、奶奶外再没见过父亲家的人。由于不能够从周围的人身上感受到温暖,年仅11岁的嘉嘉逐渐变成了母亲、老师眼里公认的问题孩子,曾多次因为偷盗、抢夺、打架斗殴而被民警抓获。儿子的举动让母亲伤心不已,迫不得已只好动用暴力来管教他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4 -
孩子的好习惯与坏习惯
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完成的课题
发布时间:2007-07-24 -
别对孩子的错“揪住不放”
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?吐温,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,最初,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,使人感动,准备捐款。过10分钟,牧师还没讲完,他有些不耐烦了,决定只捐一些零钱。又过了10分钟,牧师还没有讲完,于是他决定,一分钱也不捐。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,开始蓦捐时,马克?吐温由于气愤,不仅未捐钱,还多盘子里偷了两元钱。
发布时间:2007-07-24 -
别跟孩子“正话反说”
四岁半的净净,个性特别像妈妈,开朗活泼,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,老师都夸整个班里就属净净的嘴最甜,最会说话。 但最近,老师向妈妈告了一状,说净净经常说反话,比如,欢欢的衣服特别漂亮,净净就说:“你的衣服好丑啊”;鹏鹏的手很脏,净净却会说:“你的手好干净啊”。 现在弄得全班小朋友都不好好说话了。 妈妈听说后很生气,回到家很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4 -
让孩子“延迟满足”
“现在不少家庭,尤其是‘四
发布时间:2007-07-24 -
家长:你有多理解与倾听孩子的意见吗?
不少孩子有这样的看法:“每当我和爸爸的意见不一致时,他都以势压人,不让我说话,有的批评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。”家长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,也不调查问题的来龙去脉,而是一味地大发脾气,严格地说,这种做法是违背教育宗旨的。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:“父母和子女发生矛盾,是在所难免。作为长者,应该让孩子把意见申述完,要耐心地倾听,如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3 -
管教孩子,不宜各持己见
你不让孩子把蛋糕当饭吃,可他的奶奶让;你认为孩子帮助父母做一点家务是应该的,但他的爸爸认为,孩子做家务就该得到奖励…… 周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式,在管教孩子的时候,如何让这些不同的人保持一致性,才不会让孩子无所适从? 范例:周日的晚上,儿子从奶奶家回来了,看上去兴高采烈的,我随口问了一句:“今天晚上奶奶给你做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3 -
儿童多动症的基本认识
有的孩子从小格外淘气,调皮,不听话,一天奎!晚手脚不停,坐立不安,六神不定,爱吵闹,兴趣广泛而不持久,性情急躁,容易激动,自制能力极差,常常无事生,还有一定的破坏欲,学校里不守纪律,上课坐不住,精力不集中,动作不断,扰乱课堂秩序,对学习不感兴趣,学习成绩极不稳定。以上的表现,往往是儿童多动症。患多动症的孩子智力正常,只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3 -
孩子出现不文明行为怎么办?
在孩子出现不文明行为或说了有失礼貌的语言时,父母更多的应该去引导和帮助他改变,但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。孩子在生气、受挫折、失望或是感到无人疼爱时,就会说脏话,表现得粗野无礼,顶撞大人。通常这种极端的情绪不会持续得太久,所以这时大人最好还是先克制自己。毕竟他们只是孩子,对情绪的控制力还不够。只要你心平气和,慢慢地孩子也会静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3 -
需要改变的教育习惯有多少?
“从来就有的,一定是对的吗?”对习以为常的事情进行反思、咀嚼、琢磨,会使人站在全新的视角看问题。 常常,有一些习惯,我们不以为然。然而作为教师,这些习惯往往超出了个人的意义,会在不经意间直接或间接给学生带来种种影响或伤害; 常常,有一些事情,我们做着、做过,却没有仔细去想“该不该”和“怎么样”。然而对于教育者,这些事情因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3 -
“教”给孩子选择权
现在的孩子缺少选择权,一切都由大人安排,以至于到了上学的年龄,习惯性地接受由老师说了算的教育,似乎也是寻常事。 不过,在上海市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有些例外,在这里念书的孩子有一些选择权,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自主拓展型课程,尤其是在少先队活动中,孩子的这种选择权利就更大了。校长张鹰认为,选择权不是作为学校给予孩子的恩赐,而是教育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3 -
家长学校的新课题
近年来,各地相继建立了一批家长学校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,给家长学校提出了一些新课题,亟待研究和解决。
发布时间:2007-07-23 -
孩子:应按气质施教
为人父母,谁不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材。然而,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,必须因人施教,不同性格、不同气质的孩子,得用不同的办法来教育,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。最近,笔者访问了几个家有不同类型孩子的白领丽人,她们都已步入而立之年,既要为生计拼命奋斗,又肩负着养儿育女的重任,谈起如何教育孩子,她们感触颇深。 对活泼型孩子,不要过分溺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3 -
父母是孩子最好人文老师
对孩子进行“素质教育”“人文教育”是时下的一个热门话题。为人父母者,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,全面发展。于是,“素质家教”“人文家教”应运而生,尤其那些偏重理工科的家长,更是以为找到了好的解决办法。瞧,“人文家教”的招聘广告已悄然登上了一些高等院校的报栏。“请幼儿家教一名,要求:男生,大二或大二以上,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3 -
别做跟孩子“较劲”的家长
江苏镇江市王伊雯同学,曾经给“知心姐姐”杂志社寄来一封她写给爸爸的信。信中,她把与父母之间的“对抗”描绘得活灵活现: 记得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,我滔滔不绝地对您(指爸爸)说,一个歌星唱的歌挺好听的,我很爱听。可是我刚说完,您就发火了,一拍桌子吼道:“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,专做这种无聊的‘追星族’!你有没有出息啊!” 倔强的性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3 -
让孩子学会“爱“别人
星期天,妈妈叫强强做完作业后帮助照顾一下瘫痪在床的奶奶,没想到强强硬梆梆地说:`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天,我要出去玩,再说我又不会洗衣服做饭。`儿子竟然连一句体谅的话也没有,妈妈很感困惑:为什么平时对他关怀得无微不至,现在却得不到他相应的回报呢? 这种疑惑不止在一位家长心中产生过,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`对孩子的爱无需回报`,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3 -
不要忽视多向思维能力培养
有一道智力题:晚上,一个房间里点燃了五支蜡烛,吹灭了一支,问第二天早上还剩几支蜡烛?孩子们稍许思考,便会很快答出“一支”,即被吹灭的那支蜡烛。孩子确实没答错,多数父母对孩子这样的回答往往也不会有什么疑义。而事实上,此类智力题简单想起来“标准答案”都只有一个,但经过多向思维,就知道能有许多正确的答案。可见,这里存在着一个...
发布时间:2007-07-23